華誼為機構搞“私人定制”時 有想過信披規(guī)則嗎
12月18日,華誼兄弟股價開盤即直線跌停,在一天交易時間內幾番掙扎和努力,卻仍未擋住大筆拋單,直至收盤仍躺在跌停板上,報收每股30.78元,換手率達14.25%。
其暴跌緣由很快被媒體所報道,原來在前一日晚間(周二),華誼兄弟專門舉辦了面向機構投資者的《私人定制》提前看片會。會后多家投資人士抱怨影片“太爛”,“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這與10億級的票房預期存在巨大落差。
根據(jù)18日深交所的成交數(shù)據(jù)顯示,華誼兄弟股票的賣出前5個席位中,前3個均為“機構專用”,合計賣出4.913億元,一改此前買入看好的判斷,其與跌停之間的聯(lián)系不言自明。
那么,問題來了。當一幫基金經(jīng)理、私募機構、券商分析師受到特殊禮遇,提前獲得一家上市公司產(chǎn)品的重要信息之后,轉身即拋空了股票,那么,其他的普通投資者怎么辦?一個跌停甚至還可能帶來的更大跌幅,所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
證監(jiān)會在《證券法》中規(guī)定,凡涉及可能對上市公司股價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信息,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信息披露。對于文化傳媒公司,尤其是電影制作及發(fā)行公司,一部重磅電影對其一段時期內甚至全年的業(yè)績的影響都顯而易見,如此僅針對機構投資者試映,是否涉嫌信息披露違規(guī)?如此厚此薄彼,是否涉嫌內幕交易?
也許華誼可以辯稱,股價跌停未必是《私人定制》試映所產(chǎn)生的影響,例如“年末資金緊張”、“市場情緒”等,但這樣的理由除了在當天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僅下跌0.92%的市場環(huán)境中尤其牽強外。電影公司的重要影片對股價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已經(jīng)屢次在市場中被證明。
例如,今年年初上映的《西游降魔》,華誼就提前組織了機構投資者看片,并使得看片后公司股價大幅度上漲。類似的做法,在得到較好的二級市場效果之后,包括光線傳媒出品的《廚子戲子痞子》、《致青春》等亦進行了效仿,也同樣引起了第二天股價的上漲。
在過往機構提前看片后,就有不少投資者在微博、互動易、股吧等地抱怨該行為對普通投資者嚴重不公平,造成對散戶利益的侵害,涉嫌信息披露違規(guī)。而由于股價上漲的喜悅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抗議的聲音,并未大范圍蔓延。
而這次華誼故伎重演,并導致股價跌停,則引起了市場較大的反響。例如某資本圈的草根微博在18日早間開盤后即提出:“部分機構提前逃跑,這讓那些抱了希望的中小散戶情何以堪,這算內幕交易嗎?”此外,還有不少投資者在股吧中提出激烈抗議外,還提議要起訴華誼。
誠然,電影上市公司作為一個盈利模式較為特別的公司,試水一些有利于影片營銷以及體現(xiàn)公司價值的創(chuàng)舉誠可理解,但資本市場畢竟是一個講究公平、公正、公開的場所,還應盡量避免上市公司處于一個違規(guī)的模糊地帶中為好。
更多相關文章,請閱讀美通說傳播“投資者傳播”欄目。
來源:證券時報網(wǎng)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王琪,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ibiyou.cn/blog/archives/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