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同濟大學成立“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致力于為推動中德兩國經濟金融和管理領域的合作交流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10月16日,同濟大學“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宣告成立。研究院將致力于為中德兩國的經濟技術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科學理論支撐,為解決兩國企業(yè)在跨國經營中面臨的問題提供決策支持和整體解決方案,為推動中德全方位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輸送拔尖人才。

上海2019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10月16日,同濟大學“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宣告成立。研究院將致力于為中德兩國的經濟技術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科學理論支撐,為解決兩國企業(yè)在跨國經營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決策支持和整體解決方案,為推動中德全方位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輸送大量拔尖經濟管理人才。

在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中)、副校長吳志強(左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秘書長Dorothea Ruland博士(右二)的見證下,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垣(右一)、同濟大學中德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吳志紅(左一)共同為同濟大學“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揭牌。
在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中)、副校長吳志強(左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秘書長Dorothea Ruland博士(右二)的見證下,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垣(右一)、同濟大學中德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吳志紅(左一)共同為同濟大學“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揭牌。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在揭牌儀式上致辭表示,同濟大學與德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長久以來不斷拓展對德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的成立,將著力進一步加強中德兩國在經濟金融和管理領域的學術往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養(yǎng),探索創(chuàng)新一流學科建設實體化的發(fā)展模式,服務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的現實需求。

作為我國對德交往的重要“窗口”,同濟大學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促進中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并不斷拓展與德國合作交流的廣度、深度。隨著中德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和經貿往來的不斷深入與加強,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和中歐合作的持續(xù)推進落實,中德高等教育的深入融合和交流成為中德兩國人文交流的重點領域。

為加強中德兩國在經濟金融和管理領域的學術往來、產教融合,培養(yǎng)學貫中歐的應用型人才,探索創(chuàng)新一流學科建設實體化的發(fā)展模式,服務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同濟大學依托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在經濟金融和管理方面的學科優(yōu)勢,以及在國際合作方面業(yè)已積累的豐富經驗,在同濟大學中德學部協同下,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德學院共同成立“中德經濟和管理研究院”。

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未來將依托經管學院的工程管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科技金融等學科優(yōu)勢,設立金融研究所、項目管理研究所、工業(yè)工程研究所、城市管理研究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研究所五大研究所,聚合兩國大學、政府、企業(yè)的各類平臺資源,加強國際前沿合作和產學研深度結合,打造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智力品牌,構建中德兩國研究、教育、社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形成高水平學科融合、產教融合、國際合作的新典范。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歷經六十余年的發(fā)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經濟管理類交叉學科領域。在第四輪國家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A+檔,成為該學科整體實力最強的3所高校之一。在國際合作方面,學院已經形成了對德合作優(yōu)勢,以及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斷拓展學生交流及科研合作的國際合作模式,在國際聯合培養(yǎng)項目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學院先后榮獲AACSB、EQUIS、AMBA三大國際權威認證機構頒發(fā)的五年期認證,是中國內地少數幾所獲此認證的商學院和經管學院之一。

以同濟大學中德學部為代表的一系列對德交流平臺,長期以來為推動中德兩國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共同落實高校緊密合作的成功典范”。

消息來源: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說傳播
美通社專注企業(yè)傳播,為您分享全球范圍內市場公關、品牌營銷、企業(yè)傳播領域的最新趨勢、動態(tài),介紹相關知識、經驗、技巧、案例和工具。
關鍵詞: 教育 高端教育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