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云:“五窮六絕七翻身”,但此次7月份大盤仍然不“給力”。在6月份單月出現6.19%的大幅下挫后,7月大盤再次出現大幅度下跌,跌幅達到5.47%。
相反,券商集合理財市場7月份出現發(fā)行井噴現象,共有17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發(fā)行,較之6月份的三只大幅增加,是6月份四倍之多。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券商資管需要積極應對中報業(yè)績考核,原本計劃在6月份發(fā)行的產品都一同堆積到7月份來推出,所以導致7月發(fā)行量如此之高。
發(fā)行類型方面,在7月份所發(fā)的17只產品中,其中8只為非限定性混合型,4只為限定性債券型,5只為限定性貨幣市場型。
資金門檻方面,資金門檻最高的是“新時代量化套利1號”和“東興金選對沖1號”2只小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資金門檻均為100萬;另外,有6只產品資金門檻為10萬,而有9只產品資金門檻為5萬。
7月大盤再次出現較大幅度地下跌,這也導致大多數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業(yè)績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挫。其中,上半年收益墊底的幾只產品——“東莞旗峰1號”、“齊魯金泰山2號”仍然保持10%以上的跌幅,而收益跌幅超過5%的產品也較6月份時有所增加。
雖然說大盤表現不佳,產品收益出現下跌也屬正常,但還是有不少產品能保持良好的表現。其中,“半程冠軍”——“浙商金惠1號”今年來收益增幅仍然保持相當高的水平,目前漲幅達到19.17%位列榜首,七月中還一度達到22%的漲幅。
究其原因可知,收益排名前列的產品都無一例外地重倉大消費行業(yè),特別是白酒類品種。以浙商系產品為例,其今年表現最出色的三只產品都將貴州茅臺、金種子酒等納入重倉股行列。就貴州茅臺而言,在7月大盤如此不堪的條件下,貴州茅臺竟逆勢上漲3.05%。另外,在“浙商金惠1號”前十大重倉股中,更是出現了4只白酒類公司,也可見它收益漲幅能如此之高是有根據的。
由此可見,產品表現如何最終還需視產品管理人的眼光而定。不過,雖說將大部分雞蛋都放在某個籃子里確實能獲得超額收益,但同時也需要防范過于集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