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中醫(yī)理論之“五液”

2013-03-12 13:55

中醫(yī)理論所講之五液,在《內(nèi)經(jīng)》中有兩種說法 一是《素問· 宣明五氣篇》說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即五液是指汗、涕、淚、涎、唾而言;二是《靈樞· 五癃津液別篇》說 水谷入于口,輸于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并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nèi)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即五液,是指溺、汗、泣、唾、水而言。亦稱之為津液五別。由于腎主水,五液與腎臟關系密切,如李士材說 腎水主五液,五氣所化之液,悉歸于脈。


  1.淚為肝液。淚出于目,目為肝之竅,故淚為肝液。


  生理情況下,淚可滋潤眼目,使之濡而不干澀,并能經(jīng)常沖洗異物,維護目內(nèi)之潔凈。若發(fā)生病變時則淚的分泌出現(xiàn)異常。如肝陰虛,津液不足,淚無所化,則兩目失養(yǎng)而干澀;肝經(jīng)感受風邪則迎風流淚而兩目作癢;如肝經(jīng)有熱,熱淚膠粘,兩目畏光作痛;若肝腎陰虛、老年氣血虛弱、亦可見冷淚長流不止等。對于臨床辨證與診斷均有一定參考意義


  汗為心之液。心主血,血汗同源,所以汗為心之液。


  在病理上出汗過多,易耗傷心血,則見心悸、心慌。陽氣熏蒸津液出皮毛而為汗,汗多不僅要傷津耗液,同時也會耗傷心氣,故大汗淋漓不止就有可能導致亡陽的病變。也就是常說的氣隨液脫?!鹅`樞· 營衛(wèi)生會篇》說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臨床若心氣或心血不足亦可引起病理性的汗出。如心氣虛的自汗癥,心血、心陰虛的盜汗癥,在診斷上都有一定的意義。


  涎為脾之液。涎出于口,口為脾之竅,故曰涎為脾之液且常與唾合稱涎唾或唾液,有人認為涎是腮腺分泌液,有其一定道理。


  但如果說涎是口腔分泌液的總稱似更合適。因脾開竅于口,胃與脾相互協(xié)作,脾胃功能正常,水濕得以運化,則津充液足而口中和,不燥不淡,食則能辨五味。若脾胃虛寒,水液不化,冷涎上逆則口淡乏味,泛惡涎多;若胃火熾盛,熱灼津傷則口燥涎少;若胃有停食、蟲積或濕熱蘊結(jié),則常見口角涎液自流,入睡尤甚,小兒更為常見。


  4.涕為肺液。涕出于鼻,鼻為肺竅,故涕為肺液。


  肺司呼吸,鼻為氣之通路,肺和則氣道通暢且能辨別五氣(五種氣味)。若肺發(fā)生病變,則涕也會異常,可以從涕之改變作為肺病辨證的根據(jù)之一。若鼻干無涕,往往是肺陰虛,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若鼻流清涕,常為風寒束肺,肺氣失宣所致;若鼻流黃濁膿涕,常為熱毒壅肺,肺失清肅所致等等,均可作為臨床辨證之重要參考。


  5.唾為腎之液。張隱庵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集注》說腎絡上貫隔入肺,上循喉嚨挾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腎為唾。


  從引文所述,唾,似指舌下腺所分泌之唾液,為腎所主。生理情況下唾液有滑潤口腔,濕潤食物及清潔口腔等功能。但病變時也會發(fā)生異常。如肝腎陰虛,唾無所化則感口干舌干,入夜尤甚。另外《靈樞· 五癃津液別篇》說 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說明胃中有熱,則蟲動蕩于腸胃之間,氣上逆故導致唾液增多。從臨床觀察,有些則是胃排空有饑餓感時,出現(xiàn)的逆蠕動,而造成口腔分泌液增加,唾而不止,尤其青少年較多見。當然亦可因腎虛水泛而見多唾或唾液清冷。


  總之,正如張志聰《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集注》所說 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臟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竅而化為五液,又說 五液者,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之液,復入心而為血,入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自入為唾。是以五液皆咸。所以五臟所主五液是津液淖注于外竅而致,而腎主水,故五液皆與腎有關。臨床可以通過五液各自病理變化,分析判斷本臟的病變,甚或作為腎病辨證的參考

 

消息來源:醫(yī)藥夢網(wǎng)